指标与指数

公式

意义

水体量

水域面积(CA)

a为区域内每个斑块的面积

反应城市的绝对水域面积。

水斑块数量(NP)

N=总斑块数量

水斑块数量反应城市的水类型;

水斑块较小多为海洋型,较多多为江河湖泊型。

水斑块

最大斑块面积(LPI)

max(a)为水域斑块中最大斑块的面积

A为所有水斑块的面积

最大斑块面积能反应出水域的类型,分散程度,利用的难易程度及带来的生态效益;

最大斑块面积越大,表面水面越整体,多为海洋型城市,水域利用度稍低。

最大斑块面积越小,表面水体越分散,易于利用,难于保护,带来的生态效益较小,多为少水型城市。

最大斑块面积适中的城市,水域一定程度分散,每个水域又有一定的面积,生态效益较大,易于利用。江河湖型城市居多。

水陆混合度

分离度(SPLIT)

a为每个水斑块的面积

A为所有水斑块的面积

分离度描述水体的分布情况;

分离度越高,表明更多的小斑块分散在城市中。

熵值(ENTROPY)

H代表熵值,p代表一个最小单位为水域的机率

熵值描述水体和陆地的混合程度;

熵值越高,水陆混合度越高。

水岸线

水岸线长度(TE)

e代表每个斑块的边缘长度

描述城市的水岸线长度;

边缘密度(ED)

e代表每个斑块的边缘长度

A代表总的水域面积

描述城市的水岸线自然度及使用适宜度;

同等面积水域,边缘密度越高,水岸线越长,水岸自然度越高,居住适宜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