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样米养百样人~现今原住民问题困境与反省

A:我的兄弟姊妹,但是因为他们信仰部分…像我大哥国中毕业就离开家里, 因为他考上XX高中,他就去XX高中念书而且他也交到一些朋友, 像是原住民可能在信仰上面就弱势很多,因为没有人带他们, 然后他常常不在家,然后没有父亲的关心跟那个劝导的时候,他就跌倒。

外地求学→与亲人关系薄弱, 价值观的冲击,家庭关系疏离。

同侪压力→信仰无法坚持。

缺乏关心与劝导→信仰流失。

A1:我的大哥就是家庭聚会他都在外面,他几乎都不参与也没去教会, 我觉得是因为他离开没有到教会那个,然后我二哥就是很爱打架嘛, 也不能说是交到坏朋友。我弟弟是因为国小父亲就去世,他就是有很多的埋怨, 我是比较好啦!我十八岁的时候父亲才走,我还是其实有接受到很深的那个… 应该就是我的年纪刚好就是在我父亲有限生命过程当中,刚好对称到他要 交接的位置。还有我的状况我所处的地方,我住在家里我是专科生, 我明白他讲的是什么、是什么,再来就是……我的生活现况礼拜六就是放假在家, 我大哥来台北了,我二哥是爱打架,然后我十八岁的时候我大哥去做学徒了, 就只有我和我妹妹在家哩,然后我弟弟又太小,那我妹妹就是嫁出去的嘛, 当然也会有教导但是她比较多女生的需求,所以整个里面好像就没有其他人选择。

二哥打架→生活适应问题同侪影响大, 家族认同度不高。

弟弟年幼→缺乏父亲形象学习典范, 没有受很深的信仰教。

妹妹→父女之间话题的差异性。

A1:原住民的家庭本来是都很疼爱孩子,本来应该是这样,但是后来我看到的 不是这样,因为隔代教养的问题产生,很多是放弃他们的孩子……隔代教养、 酗酒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从信仰里面找到帮助。所以我觉得还是一种信仰的见证,那力量很大,我说在部落;当然有那种父母亲信仰很好的,但是小孩不完全一定是很好的,小孩子等到自己长大之后自己有没有去思考信仰,我觉得那是关键。

隔代教养、酗酒→语言上的差异、 缺乏典范。

不完全是随父母信仰的见证→ 关键在于本身是否去思考信仰。

C:现在我弟弟还没有信主,我觉得他就是跟我爸爸有点像, 就是他们还年轻的时候他们都太聪明了,所以没有办法很 简单、谦卑的接受这个信仰,然后我弟弟有时候会跟我说: 有啊!我会祷告啊!(笑)我都很想要跟他反驳说:信仰不是只有祷告啊! 可是我弟弟的个性是那种你不能去跟他冲,你要好好跟他谈。

弟弟因为太聪明→ 无法简单谦卑接受信仰。

五、原住民信仰教育远景

A1:努力吗?我一直要讲一件事,原住民跟原住民之间重视的是关系, 你生命要连结于他,不是只有你在讲台上对他们讲道你就认为你对他们在牧养了,原住民不重视这个东西,你要她们生活被带起来,要实际的根他们生活在一起, 真的去关心他们、关怀他们,教会现在到底做什么事情?现在很多大部份的原乡教会当中,基本教会应该要做的事情他们都没做,我一直认为教会先该做他们本来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家庭的问题他慢慢会找到方向,第一部分明明就有小孩在那里,你却不去做关怀小孩子的工作,包括课辅是很重要,课辅的过程里面是不是可以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信仰教导?是可以的!因为这些人是未来的国中生、 高中生、大专到最后成为部落的中心份子,这些人的信仰培育是很重要的,可是他们现在这个区块却是最弱势的,所以我为什么会预言二十年后原乡部落会一间间关

重视关系→生命要连结,生活在一起。

关系的建立、真诚的关怀→ 进入他人的生命。

讲道、牧养关怀与教导→ 重视教育儿童。

C:我觉得家庭这块很难吧!应该要从个人做起,我就我先生牧会的那个部落来看,就家庭里面一定要有一个人先开始,有一个人改变其他人才会跟着动,就在家庭她是连带关系阿,一个人动了另外一个人就会跟着动,那要从个人开始,我跟我先生有讨论啦!可能就是要先稳定教会团契,因为他们教会没有团契,(笑)根本就是从零开始啊!一个从零开始的教会,有好有坏啦!好的是它可以比较有发展的空间,比较不好的地方就真的是……要重新教育,我们是有想说要先带妇女团契。一方面是妇女起来可以带动,一方面是它们部落是这样的状态,就是在教会里面,在动的通常都是妇女,出来服事比较多是妇女,能够带动教会的几乎都是妇女。

一个人先开始、连带关系、 稳定教会聚会→带来更大的改变。

C:我们之前有想过耶!就是每天晚上有一段时间是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彼此祷告的时间,家里可以放一些基督教的书,故事书或基督教的绘本,然后也放发生的事情一些一般的绘本,就教导小孩子祷告面对心中的难题,还有分享、或是跟幼儿园同学吵架……(笑)没有想那么远啦!是我觉得信仰这个东西,是不能用嘴巴,不是不能光……不能用嘴巴去说,不能说:你睡觉前要祷告喔!吃饭前要祷告喔!不能这样子,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做,让他自己去感受到,可能是我自己的信仰经历,我会很希望我从小就可以让我的小朋友知道,在她的生命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上帝,一个很重要的人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就是从小就可以知道,不要像我这样的日子,很迷惘的过了这么多年。

聚在一起、带着孩子去做、让他自己去 感受→信仰从小做起,家庭祭坛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