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

权重系数w

A1背景评价

(17.93%)

B1工程伦理课程定位

(4.55%)

C1课程定位合理性

1.36%

C2与其他课程互补性

1.61%

C3学生对课程重视度

1.58%

B2工程伦理课程目标

(4.24%)

C4目标清晰度

1.53%

C5目标合理性

1.06%

C6目标时效性

1.65%

B3工程伦理课程基础

(9.14%)

C7教师对工程伦理知识的理解度

1.86%

C8学生对工程伦理知识的理解度

7.28%

A2输入评价

(41.12%)

B4课程资源

(10.68%)

C9教材书籍必要性

5.79%

C10硬件设施完备性

1.89%

C11实践场所必要性

3.00%

B5课程内容

(3.24%)

C12知识价值性

1.30%

C13贴合现实性

0.84%

C14内容时效性

1.10%

B6课程结构

(14.73%)

C15课程学时合理性

7.58%

C16类别性质合理性

4.56%

C17学分比例合理性

2.59%

B7师资投入

(12.47%)

C18任课教师专业素质

1.77%

C19任课教师授课态度

1.12%

C20师资力量

9.58%

A3过程评价

(28.26%)

B8学生参与过程

(9.34%)

C21学生知识接受度

0.83%

C22学生课堂互动性

6.62%

C23课堂气氛活跃度

1.89%

B9教师指导过程

(6.73%)

C24教学内容多样性

1.61%

C25教学设计延展性

3.85%

C26教学方法合理性

1.27%

B10教学监控反馈

(12.19%)

C27课后辅导沟通

7.89%

C28作业布置情况

4.30%

A4成果评价

(12.69%)

B11学生体验与收获

(3.41%)

C29工程伦理知识

0.84%

C30工程伦理意识

1.00%

C31情感与价值观

1.57%

B12教师发展与收获

(4.27%)

C32教学方法改进

1.80%

C33教学能力提升

1.29%

C34教学态度改良

1.18%

B13社会效益与社会认同

(5.01%)

C35工程伦理课程对工程师的作用

1.58%

C36工程伦理课程对经济的作用

1.08%

C37工程伦理课程对环境的作用

1.35%

C38工程伦理课程对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