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名称

方法描述

优势

缺点或不足

日本数值预报模式

静力平衡动力框架,谱T213L40网格设计,垂直40层,水平分辨率约1.25˚ × 1.25˚,半隐式时间积分,预报时效7天

· 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求解的客观、定量预报;

· 时空分辨率可拓展和提高;

· 模式的参数化方案可不断优化、改进

· WRF中尺度模式可实现单向嵌套、多向嵌套和移动嵌套,时空分辨率可实现更精细化。

基于全球尺度设计,对局地气候和地形等考虑不足。

ECMWF数值预报模式

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垂直分辨率137层,水平分辨率约0.125˚ × 0.125˚,网格距平均约9公里,预报时效10天

WRF数值预报模式

非静力模式,四层网格嵌套,水平格距分别为81 km、 27 km、9 km、3 km,水平采用Arakawa C网格点, 垂直分28层,采用地形跟随质量坐标,四阶 Runge-Kutta算法时间积分,预报时效7天

需要较精确的边界场输 入,预报结果受各种不 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和大尺度强迫的影响。

人工综合模式

地面与高空观测数据、卫星云图和天气雷达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耦合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经验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多种数值模式预报成果的集合释用;预报时效3天

· 考虑了区域气候和地形因素及数值模式的经验校正;

· 对不同尺度天气影响系统演变过程认识较深入。

空间分辨率低;受不同 预报员的主观经验 判断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