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方式

优点

缺点

自适应性电流保护

根据运行方式、短路类型来自动调整保护整定值,对于不同的短路类型、短路相别和不同接线方式均有形同的保护范围,能够响应微网结构的改变。

需要事先知道微网所有可能的拓扑结构,成本较大,且微网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较复杂,计算量大,可能导致保护不能及时动作。

广域保护

利用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对含微网的配电网的复杂的短路电流有很好的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

成本远高于电流保护、距离保护,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的建立完善尚需时间。

差动电流保护

不受双向潮流和孤岛模式下小故障电流的影响,能够解决微网多电源结构所带来的微网潮流及短路电流的复杂性难点。

通信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需要有可靠的后备保护,通信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

距离保护

通过线路阻抗判别故障,不依赖于故障电流幅值,能够很好的解决微网多电源结构带来的短路电流复杂的难点。

短路时谐波和电流暂态过程会给基波分量的提取带来困难,故障过渡电阻会给导纳的测量带来误差。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只以电流方向作为判断故障的依据,不依赖故障电流大小,能够解决微网多电源结构带来的短路电流复杂的问题;只传送对故障位置的判断结果或有关信息,能准确讯速的切除故障。

但是该保护方案设计复杂,需要比较线路两边的故障方向,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