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以影片形式呈现,老师于讲台上,控制影片进度,随时暂停并提问;学生收到问题后,运用课桌上之笔电,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制作成简报或文件,储存至云端硬盘上,进行演绎与阐述发现,并分享给其他同学。所有教学过程,均透过教学知识管理平台,可事后整理发布。

(图片来源:https://goo.gl/Yqt4vG)

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荧幕,说明课程内容,配合教材,学生们进行劳作,并核对标准施作步骤及劳作品成果,以确认自身作品符合课程需求。老师于课后,将学生作品拍摄成相片,与创作学生背景之整体介绍,上传于云端知识管理平台上,以供家长,其他老师及同学观摩学习成果。

(图片来源:桃园国小美劳教室)

老师可透过教桌上之实体投影机,或是墙壁上荧幕,或是触控面板桌,展示课程内容,同学们可透过荧幕观看病聆听老师解说。在课程进行中,老师可随时提问,一方面解释问题,另一方面将问题置于云端知识管理平台上。学生则透过笔电习作,并视问题需要,进行相互讨论,或寻求老师进一步指导。

(图片来源:https://goo.gl/l9tMy2)

对于抽象概念课程,如科学相关学科,常造成学习障碍,老师在讲解原理后,让同学相互讨论,或演练习题。老师引导各组学习跨越学习障碍,同时对于资优生或是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进行将强辅导,运用电子黑板或其他教具,或是由其他同学讲解等方式进行。

(图片来源:https://goo.gl/IbEleL)

老师运用创新教学场域配置之各种教具,设计课程内容,并讲解劳作技巧与要旨,据以启发学生创意。学生在掌握创作技巧与要旨后,便自行发挥创作。创作品,培养学生“创客”(Maker)精神,利用开放资源,强调知识分享,衷于原创与实体互动,从“做中学”释放创造力,并获得学习成就。

(图片来源:桃园国小创客教学)

创新教学在于启发学生创意,培养创造力可从空间创意布置入手,依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需要,由学生自由运用空间素材,如可变桌椅,活动教具,设计学生认为最适配创造之空间,营造脑力激荡环境。老师亦融入此创意空间,进行课程,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与创造实践。

(图片来源:桃园国小乐高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