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学者 | 研究区域 |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 |
| 郑群明、钟林 [10] | 全国 | 1.“公司 + 农户”模式,包括“公司 + 农户”和“公司 + 社区 + 农户” |
| 2.“政府 + 公司 + 农村旅游协会 + 旅行社”模式 | ||
| 3.股份制模式 | ||
| 4.“农户 + 农户”模式 | ||
| 5.个体农庄模式 | ||
| 蔡碧凡、陶卓民、 郎富平 [11] | 浙江省 | 1.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参与模式——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 |
| 2.企业(景区)带动社区参与模式——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 | ||
| 3.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模式——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 | ||
| 樊忠涛 [12] | 全国 | 1.居民自发型,包括共同兴趣型和共同利益型 |
| 2.动员型,包括政府型动员和社会型动员 | ||
| 3.互动合作型,包括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合作型和社区居委会、专干合作型 | ||
| 严海涛 [13] | 酒泉市 | 1.个体农庄模式 |
| 2.“农户 + 农户”模式 | ||
| 3.“公司 + (社区)农户”模式 | ||
| 4.“政府 + 社区 + 农户”模式 | ||
| 5.“政府 + 公司 + 社区 + 旅游企业”模式 | ||
| 6.股份制模式 | ||
| 杨晓红 [14] | 全国 | 1.自发形式,如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轮流接待模式 |
| 2.以项目方式来推进社区参与,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平武县开展的平武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 | ||
| 3.景区管委会推进下的社区参与模式,如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