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法 | 原理 | 适用条件 | 效果评价指标 |
野外调查和监测 | 通过对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进行直接观察、取样和分析,来了解其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 适用于对自然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初步了解;监测微塑料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 微塑料的种类和数量、污染分布、微塑料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 |
实验室分析 |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对野外调查和监测中收集的微塑料样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 适用于对微塑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及验证野外调查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微塑料的形态和结构、化学成分、毒性和生物效应。 |
数学模型模拟 |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行为、分布和影响,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质量平衡模型、扩散模型、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等。 | 适用于预测微塑料污染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优化微塑料污染防控措施。 | 预测准确性、敏感性分析、决策支持效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