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块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方法

模块一

教育学基础 知识与基本 原理

1) 教育学概述:通过对教育内涵的解读学会分析教育的本质,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的学习,体会百家争鸣带来的学术繁荣,萌发对我国教育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课堂讲授、视频资料 展示、主题讨论、

经典阅读、自主查阅 资料、小组成果汇报

2) 教育发展史: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群众史观看待人类教育发展历程,培养全球视野。

3) 教育与社会发展:从发展和辩证的视角把握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解读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民众平等的受教育权,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4) 教育与人的发展:用全面、辩证的眼光分析个体成长规律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深刻认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价值,培育教育情怀。

5) 学校教育制度:通过学习主要学制类型和全球学制改革,树立教育普及化与教育民主化理念;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中认识社会主义办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培育教育情怀。

6) 教育方针及目的:通过学习我国现实期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模块二

课程与教学

7) 课程:在对课程理论的解读中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在对课改的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

课堂讲授、主题 讨论、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

8) 教学理论:通过对不同流派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在教学设计中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9) 教学实践:在对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练习中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教师职业素养。

模块三

德育

10) 德育理论:通过把握德育的内涵和学习皮亚杰与科尔伯克的道德理论,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分析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端正育人理念,树立教师职业理想。

课堂讲授、自主查阅 资料、主题演讲、 情景模拟

11) 德育实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丰富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的认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教育。

模块四

班级管理

12) 班级管理:通过对班级管理和班出任工作内容的学习,进行师德教育,培养奉献精神,进行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堂讲授、主题讨论、 实地观摩

13) 班级活动指导:在对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计实施的学习中培养科学管理意识,提升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