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作者) | 说明 | 语言 |
《山伯英台》(Sam Pik Eng Tae,无名氏) | 源自1873年出版的中爪哇三宝垄凡·多普(van Dorp)的《爪哇年鉴》(Javaansche Almanak),是中国故事最早的印尼文译本之一,可能比第一个马来语梁祝传说译本早十多年。 | 爪哇文 |
《山伯英台的故事》(Serat Sampek Ing Tae,无名氏) | 巴达维亚协会议事录,记载于1875年。 | 爪哇文手抄本 |
《山伯英台》(Sam Pik Ing The,无名氏) | 1878年7月3日出版,现存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图书馆。 | 爪哇文手抄本 |
《英台传》(Serat Ing Tai, Sastradiharj) | 1902年出版。 | 爪哇文手抄本 |
《山伯英台》(Sampik Ingtai,无名氏) | 1915年写在棕榈叶上,或抄自另一份棕榈叶手稿,现存巴厘岛辛阿拉查(Singaraja)的基尔蒂亚(Kirtya)图书馆。 | 巴厘文 |
《今生来世永相爱》(Katresnan Donja-Akérat, Sasrasoemarta) | 1928荷属东印度政府出版社。 | 爪哇散文 |
《山伯英台》(Sam Pek Ing Tay) | 应该是1945年印尼独立后由萨都布底(Sadu Budi)出版社,采用玛卡帕特(Macapat)诗体形式。 | 爪哇文 |
《梁山伯传》 | 目前,已发现了京板本和活字本。 | 韩文 |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梁祝口承伝説集》,次渡辺明次或渡边明) | 2006年出版,译自周静书《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 日文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説梁山伯と祝英台》,渡辺明次或渡边明次) | 2006年出版,译自赵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 | 日文 |
《梁祝传说真实性初探》(《梁山伯祝英台伝説の真実性を追う》,渡辺明次或渡边明次) | 2006年出版。 | 日文 |
《柳荫记》(Love Under the Willows: Liang Shan-po and Chu Ying-tai: A Szechuan Opera,杨宪益、戴乃迭) | 195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以梁祝传说为蓝本的川剧《柳荫记》大约形成于清代,其英译本助梁祝传说海外推广和传播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 英文 |
The Eternal Love: Th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Stanley R. Munro) | 1991年由Federal Publications出版,译自张恨水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 英文 |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寿易恒) | 199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对照本,译自赵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 | 英文 |
The Butterfly Lovers (Wilt L. Idema或伊维德) | 2010年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既讨论了梁祝传说的历史发展,还将《梁山伯歌》《梁山伯祝英台结义兄弟攻书词》《英台恨》《道情》等民间歌谣翻译为英文。 | 英文 |
The Legend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A Yueju Opera (石逸莉) | 2014年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出版,既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该传说的发展以及时代演变,还介绍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变和海外传播。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