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度

项目

内涵

内文

问题焦点因应

计划性/主动

试着采取其他行动来 解决问题

黛玉又说道:“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说给姐姐,不用过来问候妈妈,也不敢劳他过来。我梳了头,和妈妈都往那里去吃饭,大家热闹些。”(第59回)

正向重新解释

从已发生的事件中找出 正面意义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怪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纔知道了。比如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第45回)

接受

接受已发生的事, 且知道它改不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第42回)

寻求社会支持

向某人倾诉心中感受,向有过类似经验者请教其当时作为

黛玉笑着,忙央告道:“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做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呢?”(第42回)

克制

强迫自己等到行动的 适当时机;

确定不会发生过早行动 反坏事的情形

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恸。那宝玉的情性只愿人常聚不散,花常开不谢;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黛玉还不觉怎么着,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第31回)

压制相竞争的活动

略过其他活动而专注于此, 必要的事情先放一旁

“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第2回)

聚焦/发泄情绪

生气且让情绪发泄掉, 让感受有个出口。

黛玉听说,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没有,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忙赶过来,早已剪破了。(第17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