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出处 | 基源 |
魏晋 | 《吴普本草》 | 十二月花,花黄白。 |
《名医别录》 | 十一月采花。 | |
南朝 | 《本草经集注》 | 十一月采花,阴干。其冬月在冰下生,十二月、正月旦取之。 |
唐 | 《新修本草》 | 叶似葵而大,从生,花出根下。 |
宋 | 《图经本草》 | 根紫色,茎青紫,叶似萆,十二月开黄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实无子,则陶隐居所谓出高丽、百济者,近此类也。又有红花者,叶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数合,俗呼为蜂斗叶,又名水斗叶。则唐注所谓大如葵而从生者,是也。 |
《证类本草》 | 十一月采花,阴干。 | |
《本草衍义》 | 百草中,惟此罔顾冰雪,最先春也,世又谓之钻冻。虽在冰雪之下,至时亦生芽。 | |
明 | 《救荒本草》 | 茎青微带紫色,叶似葵叶,甚大而从生,又似石葫蘆,叶颇团,开黄花,根紫色。 |
《本草乘雅半偈》 | 多丛生,叶似葵叶而大,罔顾冰雪,先春而花,去土一二寸,出萼如菊,色青紫,通直而肥,开时花黄色,花在根下也。 | |
《本草纲目》 | 洛水至岁末凝厉时,款冬生于草冰之中,则颗冻之,名以此而得。 | |
《本草蒙荃》 | 叶大成丛似葵,花出根下如菊。百草中惟此罔顾冰雪,最先春者也。 | |
《本草原始》 | 根紫色,茎青紫,叶似萆薢,十二月开黄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实无子,则陶隐居所谓出高丽、百济者,近此类也。百草中唯此不顾冰雪,最先春者也,故世谓之钻冻。 | |
清 | 《本草备要》 | 十一、二月开花如黄菊。 |
《本草从新》 | 十一二月开花,如黄菊。 | |
《药笼小品》 | 十二月开花,当积雪坚冰,此花独秀。 | |
近现代 | 《增订伪药条辨》 | 十一二月开花如黄菊,雪积冰坚之时,髋花偏艳。 |
现代 | 《本草钩沉》 | 菊科款冬属,多年生草木,高约20 cm。叶自根尖丛生,阔心形,边缘具波状齿,背面密被白绒毛,嫩叶尤多,叶柄长10 cm左右,被有绒毛。花黄色,头状花序。花期2~3月。于叶出前开花,通常不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