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出处 | 品质评价 |
南朝 | 《本草经集注》 | 第一出河北,其形如宿莼、未舒者佳,其腹里有丝。次出高丽、百济,其花乃似大菊花。次亦出蜀北部宕昌,而并不如。 |
宋 | 《本草衍义》 | 春时入或采以代蔬,入药须微见花者良。如已芬芳,则都无力也。 |
明 | 《本草品汇精要》 | 质:类枇杷花未舒者。 |
《本草蒙荃》 | 择未舒嫩蕊采收,去向外裹花零壳。 | |
《药品化义》 | 取紫花者良,去蒂根用。 | |
清 | 《本草备要》 | 微见花、未舒者良(生河北关中,世多以枇杷蕊伪之)。 |
《本经逢原》 | 紫色有白丝者真。 | |
《本草从新》 | 微见花、未舒者良(生河北关中)。 | |
《本草求真》 | 生河北关中者良。 | |
《罗氏会约医镜》 | 十二月开花未大舒者良。生河北关中,世多以枇杷蕊伪之。 | |
近现代 | 《增订伪药条辨》 | 生河北关中,微见花未舒放者良。近今市肆多以枇杷花蕊伪充,虽无大害,然性不同,则功自异耳。炳章按:冬花九月出新。山西太原出者,色紫红无梗,为手瓣冬花,最佳。有梗者,曰上冬花,次之。梗多色黑紫者,曰中冬花,亦次。亳州出者更次。考冬花花瓣,色红紫光洁,枇杷花色黄紫有茸毛,形态不同,最易辨别。 |
现代 | 《中华药海》 | 以朵大2~3并连,颜色粉紫鲜艳,花柄短者为佳。 |
《中药大辞典》 | 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 | |
《中华本草》 | 以个大、肥壮、色紫红、花梗短者为佳。木质老梗及已开花者不可供药用。 | |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 以身干、无土、朵大饱满、色泽鲜艳紫红、无花梗者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