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塘宫目录 | 丹噶目录 | 日丽之光目录 |
|
| 1. 藏族人的起源 |
|
| 2. 佛经源流 |
1. 圣般若波罗蜜多 | 1. 大乘经藏 | 3. 大乘经 |
2. 华严经 | 2. 大藏经藏般若波罗蜜多类 | 4. 华严经 |
3. 大宝积经 | 3. 大乘经大宝积法门十万品类 | 5. 大宝积经 |
4. 经藏 | 4. 大乘经藏杂 | 6. 大乘经藏 |
5. 译自汉土之大乘经 | 5. 属于大经类 |
|
6. 圣小乘经 | 6. 译自汉土之大乘经 |
|
7. 大经部 | 7. 大乘经类 | 7. 小乘经 |
8. 法门类 | 8. 经典 |
|
9. 小品经 | 9. 密咒之续 |
|
10. 密宗之怛特罗 | 10. 五大陀罗尼 |
|
11. 大小陀罗尼仪轨 | 11. 大小陀罗尼经 | 8. 陀罗尼经 |
12. 五部大陀罗尼经 | 12. 一百八颂赞 | 9. 百八颂 赞颂 吉祥诵 |
13. 各种大小陀罗尼 | 13. 各种赞颂 |
|
14. 各种愿文 | 14. 各种愿文 |
|
15. 一百八颂 赞颂 吉祥颂 各种愿文 | 15. 吉祥颂 |
|
16. 律部 | 16. 戒律部 |
|
17. 各类经典之注释 | 17. 大乘经藏的注释 | 10. 各类经典 |
18. 译自汉土之零散佛经 | 18. 从汉文翻译的藏经释论 | 11. 译自汉与于阗的佛典 |
19. 中观部 | 19. 中观论 | 12. 律部类 |
20. 唯识论 | 20. 禅定文字 | 13. 小乘经类 |
21. 大乘论典 | 21. 唯识类论典 | 14. 唯识类论典 |
22. 因明类 | 22. 大乘论点杂类 | 15. 中观论佛 |
23. 各阿阇梨所著论点文字杂类 | 23. 小乘论典 | 16. 菩萨行与禅宗 |
24. 往昔之阿阇梨和国王等对圣者所作赞颂 | 24. 因明类 |
|
25. 赞普赤松德赞所作经典 | 25. 赞普赤松德赞所作经典 | 17. 各种赞颂 |
26. 佛语经藏、论点译本中未作校对 | 26. 佛语经典未作校对者 | 18. 密宗 |
27. 经藏和戒律之未翻译完成的 | 27. 未翻译完的轮典 | 19. 因明类 |
28. 诸佛经之名称录,寻根于三部旧典,有部分名称不一致。凡两种典籍中大致一致者,置于正文中,凡出自一部典籍而未出自其他两部典籍者,单独写出。 |
| 20. 未翻译完的与未作校对者 |
29. 其他译经名录中所说佛经名称,旧籍中所出,而其余两种中未出者。 |
| 21. 班智达与王统简历 |
30. 其他译跋中所载佛经书目和出自旧 |
| 22. 仁钦桑布译师译著 |
31. 译经名录中没有录入的经名(译自汉文和于阗文的经和陀罗尼) |
| 23. 其弟子们翻译的部 |
32. 经藏和论点的注释,赞普赤松德赞等所 |
| 24. 阿底侠尊者翻译纳措 |
33. 三密续 |
| 25. 阿底侠尊者圆寂后译著 |
|
| 26. 卓米译师的译著 |
|
| 27. 鄂译师的译著 |
|
| 28. 巴擦译师尼玛扎等译著 |
|
| 29. 显密经典真伪之别部 |
|
| 30. 赤热巴金之前的著书 |
|
| 31. 鄂·洛丹协绕的著作 |
|
| 32. 后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