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M-5对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 熙熙的症状表现 | 
| A.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 课堂前走进教室的过程、例会上的发言、大家坐好等待自己上台演讲、课堂上回答问题、与别人聊天时。(部分符合) | 
| B.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导致被拒绝或冒犯他人)。 | 害怕被他人说不好。 | 
| C.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 | 多数社交情境总能引发她的害怕或焦虑,甚至在这些情境到来很早之前就开始有一些焦虑的反应。 | 
| D.主动回避社交情况,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 熙熙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处理很多人的社交场面,又觉得不去结识很多人会缺乏社会资源未来发展不好,因此强迫自己去参加领自己不舒服的社交活动。但程度不能达到强烈的害怕。(部分符合) | 
| E.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社交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不相称。 | 容易高估了社交情境的消极后果,害怕或焦虑程度与现实情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并不成比例。 | 
| F.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 此类状况从熙熙高中时就有所表现,到大学之后更加明显,至今已超过一年。 | 
| G.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 在大一第一学期,除了上课基本不出宿舍。大二开始逐渐有所好转。但没有影响学业等基础社会功能。(部分符合) | 
| H.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 符合。 | 
| I.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 符合。 | 
| J.如果其他躯体疾病存在,则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则是明确与其不相关或过度。 | 未存在躯体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