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 旅游”模式

茶旅游

花旅游

竹旅游

地域

高县“百里茶廊”乡村旅游文化节、筠连红茶文化旅游节、申酉辰农业沉香立体茶园

屏山县中都镇油菜花节、永兴镇荷莲文化节

蜀南竹海、高桥竹村

做法

高县:邀请中、省、市、县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宣传“百里茶廊”乡村旅游文化节。以立体生态茶园为主体,以茶促旅,打造茶旅精品线路。

筠连县:通过《筠连红茶》等川红宣传片,依托成都茶博会、北京茶博会等茶叶盛会,开展筠连红茶宣传推介活动;利用各类网络直播平台,组织开展筠连红茶直销活动。

沉香村:以文化旅游 + 影视传媒为两大驱动,按“农村向景区转变”发展思路,将七彩茶园与茶文化博物馆配套,与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结合,形成集文化、旅游、体验、住宿为一体的旅游区。

中都镇:通过直播、短视频、微信朋友圈等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借助宜宾电视台、宜宾零距离、屏山在线、宜宾三农在线等多媒体平台推送金秋花田、鱼凫文化等美景美事,吸引游客观赏打卡。

永兴镇:借助川观新闻、西瓜视频等多媒体平台宣传推广荷旅文化节,以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推动区域乡村发展,从而实现“强旅促农”的发展格局。

蜀南竹海:大力推进竹文旅融合发展,疫情期间,加强以媒体为主的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旅游促销会、旅游交易会等搭建的营销平台,推出“新竹海模式”,拓展了更广的市场。

李庄高桥村:2019年以竹产业为卖点打造集观竹、赏竹、品竹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通过网红营销等线上活动对高桥竹村农特产品、文创衍生品等进行销售。

成效

高县“百里茶叶产业长廊”惠及全县19,043户村民(其中贫困户2872户),茶农户均收入达12,000元。

筠连茶园面积达到了28.6万亩,产值实现了70.01亿元,筠连红茶品牌价值达到了9.13亿元。川红已发展成为与滇红、祁红并称的中国三大“高香红茶”之一。

沉香村的七彩茶园每日能接待游客800~1200人次,带动就业200人以上,为宜宾茶旅融合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中都镇举办首届油菜花文化节,在微信和论坛的阅读量达295,876人次,吸引游客6万人次,旅游产值达1200余万,农特产品销售达300万。

永兴镇莲藕特色产业年产值上亿元,被誉为“西部藕海”。2010年以来,永兴镇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荷莲文化节,每年游客均达5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以及间接效益达到3000万元以上。

蜀南竹海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万元,80%村民吃上旅游饭。2022年1~8月,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7亿元。

高桥村成为宜宾近郊旅游网红打卡地、竹特色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年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预计年综合产值约2000万元,带动核心区农户100余户就近就地发展,年户均增收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