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ChP2020四部通则1106 (方法一) | SN/T 3970-2014 (方法二) | SN/T 2206.8-2013 (方法三) | ISO 18416-2015 (E) (方法四) |
取样量 | 相当于1 g或1 mL 样品的供试液 | 25 g或25 mL样品 | 10 g或10 ml (不应少于1 g或1 mL)样品 | 至少1 g或1 mL样品 |
增菌培养 | 沙氏葡萄糖液体 培养基 30~35℃,3~5 d | 液体沙氏培养基 32.5℃± 2.5℃,48 h ± 2 h (必要时延长至72 h) | SCDLP液体培养基或Eugon LT100肉汤或液体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或改良letheen肉汤或GPLP80肉汤或D/E中和肉汤30℃ ± 1℃,20 h~72 h | Eugon LT100肉汤或液体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或改良letheen肉汤或GPLP80肉汤或D/E中和肉汤或SCDLP80肉汤32.5℃ ± 2.5℃,20 h~72 h |
分离培养 |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0~35℃,24~48 h | TTC沙氏琼脂培养基 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32.5℃ ± 2.5℃, 48 h ± 2 h (必要时延长至72 h) | 沙氏葡萄糖氯霉素琼脂培养基或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或含抗生素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0℃ ± 1℃,24~48 h | 沙氏葡萄糖氯霉素琼脂培养基(或含氯霉素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2.5℃ ± 2.5℃,24~48 h |
鉴定 |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24~48 h (必要时延长至72 h)或采用其他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 | 1.革兰氏染色 2.芽管形成试验 3.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 1.革兰氏染色 2.芽管形成试验 3.厚膜孢子试验 | 1.革兰氏染色 2.芽管形成试验 3.厚膜孢子试验 |
标准菌株 | 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 | 未规定 |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热带 念珠菌ATCC750或等效菌株 |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或等效菌株 |
结果报告单位 | 1 g或1 mL | 25 g或25 mL | 10 g或10 mL | 1 g或1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