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

情景材料

学生活动

STEAM教育

课程思政

创设情景

导入:我国白色垃圾污染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危害。以学校门口小吃街为例,常见的白色垃圾有哪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调研、观看书籍、网上搜索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制作图表,进行思考。

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学习的兴趣。

创设真实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为课程思政的融入做铺垫。通过实地探究、数据收集,培养学生沟通交流与收集资料的能力。

发现问题

材料一:常见的白色垃圾类型图(略)

材料二:我国白色垃圾主要来源地图、白色垃圾产量与环境污染地统计图(略)

对图表进行分析总结,探究问题:白色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数学教育:通过分析我国塑料产量和消费量数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从宏观上了解我国白色污染严重的原因。

艺术教育:学生绘制统计图时,注重一定的美观性和简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通过对白色垃圾类型和产量的分析总结,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白色污染现状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分析问题

材料三:酒精灯、花盆、酸、碱、有机溶液等实验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第一组:将白色垃圾放在酒精灯上进行燃烧,发出刺鼻气味,放出污染性气体;

第二组:将白色垃圾埋在花盆的土壤中,发现未能降解,而且影响水体下渗;

第三组:将粉碎后的白色垃圾分别放入酸碱、有机溶液当中,没有变化。

小组讨论白色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有害影响都有哪些?初步判断会对空气、水体、土壤、生物、人类身体健康等造成影响。

工程教育:学生设计实验,对问题进行再现,观察实验,并合理分工。

技术教育:利用酒精灯以及溶液等分析白色垃圾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对白色垃圾产生直观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白色垃圾的危害。

科学教育:从多方面分析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全面、动态地认识这一地理现象。

数学教育:用实证方法来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敢于创新和胆大心细做学问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总结白色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培养学生珍惜人类家园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解决问题

材料四:塑料二次利用的多种方式及案例

小组讨论防治白色垃圾污染的措施,并展示成果。

国家层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回收利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

个人层面:做好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塑料的产生率。

科学教育:从多角度分析防治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搜集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的意识和对国家战略的认同感。

拓展延伸

材料四:展示我国壮丽山河的图片和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略)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教育:设置开放性题目,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艺术教育:通过对秀美环境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提高对环境美的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坚定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生对保护环境和爱护自然的认识,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

欣赏我国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