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 [案例回顾] 1992年,中国一艘装载着近3万只在中国玩具之都澄海产的橡皮小黄鸭的货轮开往美国华盛顿州,在太平洋遭遇强风暴。从破损的集装箱里散落的小黄鸭组成了“鸭子舰队”,开始了它们的“奇幻漂流”,最远的竟然漂行了3万多公里。不少海洋爱好者表示,在印度洋、大西洋乃至世界各地均看到过他们的踪迹 [5] 。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洋流的分布,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必定会对所经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这节课我们将跟随鸭子舰队漂流到的地方,来学习洋流对这些地方都产生哪些影响呢? | 将小黄鸭案例作为课前引入,先讲述小黄鸭事件的经过,引起学生们学习兴趣。 |
知识点一 洋流对航海 的影响 | (一) 小黄鸭漂流之北美洲 [教师]小黄鸭沿着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来到了北美洲。 [案例一]历史上哥伦布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距离较短的路线共花了37天的时间。距离较长的路线只花了22天时间就顺利到达,这是为什么? [学生]顺着洋流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逆着洋流增加燃料,降低速度。 [教师]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洋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如果掌握洋流规律,可以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 [6] 。 |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知识点二 暖流对气候 的影响 | (二) 小黄鸭漂流之大西洋 [教师]小黄鸭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小黄鸭向北漂流,来到大西洋两岸,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它们是利用哪些洋流漂流到大西洋呢? [学生]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案例二]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出现了不冻港。分析造成大西洋同纬度地区东西两岸景观差异的原因。 [学生]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对沿岸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卑尔根的气候相比同纬度拉布拉多半岛更温暖湿润,有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而西部没有受到暖流的影响,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只适合生长苔藓植被。 [教师]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的规模十分巨大,因此它在高、低纬度海区的热量输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洋流对欧洲西部形成终年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在北极圈内出现了像摩尔曼斯克那样的终年不冻港。 | 通过北大西洋暖流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简单直观,更具说服力。
|
知识点三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 (三) 小黄鸭漂流之南美洲 [案例三]小黄鸭继续沿着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来到了南美洲的秘鲁。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在秘鲁沿海,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 [教师]在低纬度信风带海区,常因离岸风吹送形成上升补偿流。那么寒暖流交汇的海域也会形成大渔场,比如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 运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 |
思维提升 寒流对气候 的影响 | (四) 小黄鸭漂流之大洋洲 [教师]我们学习了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特点,那么寒流对气候是否降温减湿呢?小黄鸭漂流到了大洋洲的一个名叫科隆群岛的岛屿,科隆群岛的气候受到洋流怎样的影响呢? [案例四]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分析科隆群岛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 [学生]思考后回答,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所以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但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空气较为干燥,因此降水较少。 [教师]科隆群岛是受寒流控制的海区,气流以下沉为主,下沉气流比较干燥,不易形成降水。 | 通过对比科隆群岛和热带雨林的气候差异,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能力。
|
知识点四 洋流对海洋 污染的影响 | (五)小黄鸭漂流之印度洋 [案例五]小黄鸭顺着南赤道暖流来到了印度洋,发现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大约有600万到800万桶原油被倾倒进了印度洋,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石油污染,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形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产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洋流对海洋污染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思考后得出洋流可以净化污染物,可以加剧海上污染。 [教师]洋流对海洋环境既会产生有利影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也会把污染物带到其他地方,扩大污染范围。 | 利用图文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分析的能力。 |
小结作业 |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知识点,并在课下收集洋流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资料。 | 知识总结, 加深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