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观测点) | 课程目标 |
1. 工程知识 | 1.3.能运用专业相关知识,比较和综合多种解决思路的可行性与优缺点,得到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元件的基本参数,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初步计算确定符合电力系统暂态和稳态分析计算的初步方案。 |
2. 问题分析 | 2.2.能建立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的数学或物理模型,并保证模型满足模拟和工程计算的实际需要。 | 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潮流分布、电压频率特性和短路参数,结合元件等值电路,建立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的计算模型。 |
2.3.能对子模块和系统的模型进行求解,解析子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文献检索,分析模型或解决方案的优劣、合理性和可行性,以获得有效结论。 | 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电力系统潮流分布计算法、电压频率调节法和故障分析计算法,结合电力工程设计资料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稳态和暂态过程的影响,获得切实有效的调整措施。 |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3.2.能够按照电气工程的设计原则、方法和路线,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分析和识别单元或子系统中的参数影响,对功能模块或子系统的关键参数和环节进行优化。 | 课程目标4能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方法,分析系统潮流变化、短路参量变化和电压频率变化对系统设计稳定性的影响。 |
5. 使用现代工具 | 5.2.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采用或开发恰当的仪器仪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开发软件,对工程问题进行测试和分析、计算和设计、预测和模拟、开发和调试,并能分析当前技术与工具的局限性 | 课程目标5 能够运用现代工程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过程的分析、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