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研究单位 | 发展技术 | 具体情况 |
2002 | 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U) | 相控阵天气雷达 | 改装美国海军宙斯盾舰退役的(AN/SPY-1) S波段相控阵雷达,是第一部相控阵天气雷达 |
2006 | 美国交通部联邦航空局(FAA)、NOAA和国防部空海军指挥部联合资助 | 全极化、多功能相控阵雷达(MPAR) | 能够同时执行飞机跟踪、风廓线和天气监视、国土防御等任务 |
2012 | 东芝公司、日本大坂大学、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机构(NICT) | X波段的相控阵天气雷达(PAWR)外场试验 | 在1 min内对积雨云进行三维探测,探测数据证明了雷电活动和风暴结构之间的关系 |
2014 | 美国国家气象局(NWS)、美国国防部(DoD)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 双极化技术 | 完成对160部高分辨率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的美国国家NEXRAD WSR-88D雷达站网的升级改造 |
2014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 “先进技术演示样机”(ATD)设计与研究 | 首款全尺寸S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用于评估平面相控阵雷达的极化性能 |
2017 | 日本跨部门战略创新促进计划(SIP)成立研究小组 | 双极化、多参数、相控阵技术 | 多参数相控阵天气雷达(MP-PAWR)暴雨迹象试验 |
2018 | 东芝公司、日本大坂大学、NICT、日本气象厅 | 双极化相控阵(多普勒)天气雷达(DP-PAWR) | 先进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同时发射,同时接收”模式,获取高空时分辨率双极化信息 |
2019 | 美国国家气象局、美国空军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 | 安装新的雷达天线环绕基架,安装更为强大的信息处理计算机 | 实施美国国家在网天气雷达站升级和整修计划,计划预计2023年完成 |
2021 | NOAA所属的美国强风暴实验室(NSSL)、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 | 数字全极化相控阵雷达(DPPAR)-先进技术演示样机(ATD) | 得到持续10年的资助,2018年ATD投入试验使用,2021年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 |
2021 | 雷神技术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 SKYLER-II双偏振X波段相控阵雷达 | 单通道发射/接收模块和双极化天线,交替发射交替接收模式(ATAR),软件定义功能 |
2022 |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先进雷达研究中心(ARRC) | 基于车载的S波段全数字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命名为HORUS雷达) | 由美国NOAA所属的NSSL实验室资助,计划作为目前WSR-88D雷达的技术升级方案,为未来天气雷达观测业务服务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