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思政切入点

思政实施过程

思政目标

1

独立性概念引入时

通过视频的教育功能,让学员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并不平静,特别是我们的领海一直守着外敌的威胁。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全,作为军校的学员,必须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操作技能。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名有担当、有本事、有血性的新一代青年。

2

提出问题时

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难道真如视频中所说利用90枚反舰导弹就能击沉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吗?“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积极思考的环境,有助于帮助学员了解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源于实际,又在实际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使受教育者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努力求知的研究态度。

3

概念的讲解时

用鲁迅的话进行解释“独立性”定义:“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自觉的他们吵闹。”使学员对“独立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促使受教育者文理思维融合,从而提高学员的数学和人文素养。

4

问题的分析时

由两个事件的独立性的定义,引导学员给出三个事件独立性的定义,进而推广到n个事件的情形。

教学过程首先由实际问题导出独立性的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独立性的性质,最后利用“事件的独立性”解决实际军事问题,培养学员从实际抽象出理论,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从哲学的视角,恰当展现知识点中的哲学内容。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特殊”和“一般”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渗透进来。实现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传递爱党,爱国的正能量。

5

概念的辨析时

在讲授“相互独立”和“两两独立”之间的关系,引入“伯恩斯坦反例”,进而介绍前苏联数学家伯恩斯坦的生平事迹。

鼓励学员爱学习,爱思考,不畏惧权威。

鼓励学员任何问题都是由浅入深的,只要有跳一跳的勇气,难题也会被我们抽丝剥茧的简单化。

6

利用独立性知识点解决可靠性问题时

解决系统可靠性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串联系统,其正常工作的概率等于各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之积,即整体的可靠性取决于每一个个体元件可靠性的高低。一个简单的并联系统,其正常工作的概率等于1减去各元件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之积的差,相对来说,因元件个体之间的合作并存的关系,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对系统整体的依赖程度高于对个体的依赖。那么,对于一个串、并联状态并存的混合的复杂系统,为了保证整体系统的运行质量,既要求个体之间要有团结合作,又要求每一个个体元件保持自身性能的高标准。

高标准自我要求和团结合作精神

7

课堂小结时

通过介绍与本知识点有关的两位前苏联数学家,接着进行引导讲述:我们都知道前苏联科技、军事都很牛。苏联当时设计出来没有完成的武器装备都令当今的俄罗斯强大到了现在,现在解体后的俄罗斯吃了30年的苏联老本,可想而知苏联当时有多牛。进而提出问题:前苏联的科技军事为什么那么强大?让学员思考讨论后,教员给出答案——数学家是前苏联的隐藏的最大的秘密武器!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科技的基础。

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