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理论知识 | 基础知识 | 注重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掌握医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如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实验诊断、影像诊断学等 | ||
专业知识 | 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 | |
掌握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 ||
掌握常见药物的种类、名称、适应症、用法、不良反应及观察要点 | ||
英语能力 | 能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 | |
能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 ||
临床实践 | 病史采集 | 熟悉用物准备,并准确核对、解释 |
动态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资料 | ||
问诊病史资料客观、真实、准确 | ||
病史采集过程中熟练应用沟通技巧 | ||
护理查体 | 操作轻柔、手法规范、检查有序、部位准确 | |
掌握特殊检查方法,能熟练使用检查器械 | ||
能对检查结果进行正确判断 | ||
病例分析 | 能结合病史采集及护理查体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 | |
能发现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诸方面的反应, 从而确定其护理需求,做出护理计划 | ||
分析过程严谨缜密,能建立优先次序,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 | ||
操作技能 | 掌握基础护理操作的原理、目的及注意事项 | |
掌握临床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要求 | ||
能独立、有计划的完成护理工作,具备临床工作的自信心 | ||
操作结束后,能迅速反应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 ||
| 突发事件应对 | 在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能及时实施职责许可范围内的抢救处理 |
反应灵敏,思路清晰,能冷静、理性判断临床突发事件 | ||
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能配合救援工作 | ||
当发生医患纠纷或处于高应急状态下,能自我控制、灵活应变 | ||
护理文书书写 | 能熟练书写各种护理文书 | |
护理记录能反映专科病情,记录及时、客观、准确 | ||
书写规范、准确,文字工整、字迹清楚 | ||
评估及评价能力 | 能对实施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 |
对整体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 ||
健康教育 | 能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 |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相关健康知识 | ||
能对出院患者及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制定整体的健康教育计划 | ||
能及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并适时调整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
临床科研 | 科研选题 | 具有科学性,有科学依据,符合客观规律 |
具有创新性,能从临床工作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得出新结论 | ||
具有可行性,具备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 ||
科研设计 | 遵循严密、合理、实用、高效、可行原则 | |
研究内容指标先进,技术路径清晰 | ||
研究方法可靠,主要技术关键明确,保障措施有力 | ||
论文撰写 | 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发展前沿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评述 | |
文献调研充分,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能够将科研成果撰写成论文 | ||
熟练掌握护理论文的写作格式和方法 | ||
统计分析能力 | 能够正确掌握统计方法、运用统计原理 | |
能熟练使用常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
循证能力 | 能够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循证问题,并寻找相关实证 | |
掌握实证评价的科学方法 | ||
能够利用临床科学研究的最佳证据对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 ||
科研诚信与态度 | 无数据造假、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等行为 | |
对临床科研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 ||
临床管理 | 时间管理 | 能计划本班次工作内容 |
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安排工作顺序 | ||
质量管理 | 熟悉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 |
能正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 | ||
正确实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
成本管理 | 有节约科室成本,降耗减排意识 | |
临床教学 | 临床带教 | 能完成科室教学任务,授课质量和效果好 |
能对下级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操作示范,动作规范 | ||
能启发、引导及解答学生的问题 | ||
护理查房 | 能独立组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教学查房。 | |
能为科室护理人员提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 ||
能对当前的护理工作进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