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章节 | 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案例 |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 |
Chemical nomenclature | 1) 介绍无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 2) 引入张青莲院士在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取得的重大贡献。 3) 学习无机化合物时,可以应用张亭栋教授和陈竺院士用“砒霜”医治白血病、“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的优秀成果;学习有有机化合物时,可以用阅兵式上用飞机画出彩虹来练习二甲苯、四氯化钛的英文命名书写等。 | 1) 培养学生们的中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Lab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 1) 重点介绍实验中常见的小型实验仪器装置和大型仪器的英文名称和基本原理。 2) 介绍在历史中我国科学家通过这些实验仪器和装置取得的重大贡献,例如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侯德榜克服制碱难题,以“索尔维制碱法”为基础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再到屠呦呦发现提取治疗疟疾有效成分的青蒿素的过程等。 | 让学生从科学家们的身上学习脚踏实地、具有创新性的科研精神并激发更高的使命感和奋斗目标。 |
Literature reading | 1) 当众阅读并讲解导师发表的论文,帮助学生了解所在课题组及其他课题组的科研情况。 2) 以国内研究人员在国外期刊杂志发表的一些优秀文献为例,来对其进行讲解、翻译和总结,彰显中国学者的贡献。 | 培养学生思辨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 |
Writing exercises | 1) 对学生进行写作应用训练,并以小组形式以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口头汇报。 2) 使用英文进行curriculum vitae, résumé, recommendation letter等应用文写作练习。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