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证据内容

证据 级别

推荐 强度

适应症 和禁忌症

1) 主要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传统CPR超过20 min 无自主循环恢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出现自主循环恢复但自主心律不能维持;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 [10] [11] [20] 。

2) 绝对禁忌证:a) 心脏骤停前意识状态严重受损;b) 创伤性出血无法控制, 如:消化道大出血,活动性颅内出血等;c) 不可逆的心、肺病变, 同时没有心脏移植和安装心室辅助装置的可能 [11] [15] 。

3) 相对禁忌证:a) 主动脉夹层伴心包积液;b) 严重的周围动脉疾病; c) 心脏骤停时间已超过60 min,或患者心脏骤停到开始持续不间断高质量 传统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间隔超过15 min [11] 。

5b

A

抗凝监测

1) ECMO过程中常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在置管过程中,置入导丝后, 快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肝素(1 mg/kg) [11] [17] 。

2) 低出血风险患者:维持ACT 180~200 s或APTT 50~80 s (或基础值的1.5倍) [11] [17] 。

3) 高出血风险患者:维持ACT 160 s或APTT 45~60 s, 必要时行血栓弹力图监测 [10] [17] 。

4) 活动性出血患者:暂停肝素抗凝,密切监测ACT和APTT,密切监测警惕系统血栓、 脑栓塞、左心血流淤滞导致血栓形成,必要时应用重组凝血因子VII因子 [10] [12] [17] 。

5) 在ECMO辅助过程中保持血小板数目 ≥ 50 × 109/L,如有必要及时补充凝血物质 [11] [17] 。

6) ACT目前仍是ECLS下监测肝素最常用、有效的检测方式之一 [12] 。

5b

A

运行期间指标监测

1) 血气管理

定时监测动脉血气,保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40 mmHg (1 mmHg = 0.133 kPa)左右; 持续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以维持在70%~75%为宜 [11] 。

VA-ECMO动脉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VV-ECMO稳定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 一般保持在85%~90%之间 [11] 。

2)通气设置

运行过程中采取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平台压 < 30 cmH2O (1 cmH2O = 0.098 kPa); 呼气末正压5~15 cmH2O;吸入氧浓度 < 50%;呼吸频率小于10次/min和 总潮气量 < 100 mL]。ECMO通气:血流比 = 1:1.5~2.0,维持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氧分压200 mmHg左右 [11] 。

3) 流量管理

VA-ECMO辅助过程中有必要维持较低剂量的正性肌力药物,维持必要的左心室射血 功能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 [11] ;VV-ECMO辅助流量应控制在能够保证全部的氧供和 二氧化碳排出,并尽可能将再循环降至最低,通过调节血流量保持适当的血压以及 合适的动静脉氧饱和度 [7] [11] 。

4) 血流动力学管理

根据患者基础血压情况以及全身状况,建议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90 mmHg, 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可适当维持较高血压 [11] 。监测中心静脉压, 保持其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特殊情况,可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及左心房减压等 技术 [11] 。

5) 容量管理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并积极处理容量超负荷已成为ECMO管理主要内容, 维持肾脏良好的灌注的同时,可给予小剂量利尿剂,以维持足够的尿量, 必要时联用持续性肾替代治疗 [11] 。

5b

B

护理

1) 安装前准备:保证床单位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设备;使ECMO相关设备处于 有效制动状态;ECMO及其附属配件的电源确切、安全;空氧混合器和氧源连接无误; 准备手摇柄和管道钳;确保抢救物品和药品准备妥当;ECMO各报警功能均处于 开启状态 [11] [15] 。

2) 基础护理:加强皮肤保护,对于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 置管后注意患者手术创面及插管处皮肤保护,观察有无渗血;必要的约束 [15] 。

3) 管路维护:妥善固定导管,注意观察有无导管抖动;ECMO整个环路有无牵拉打折; 设置防护栏和警戒线 [15] ;注意无菌操作;插管部位至少每周一次皮肤消毒及更换敷料, 如有外渗、污染,及时更换;跟踪各项培养结果 [11] [15] 。

4) 护理记录:记录ECMO相关参数:转速、流量、氧浓度、ACT、APTT、肝素剂量等;记录机械通气相关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气道压力等;记录患者治疗 相关信息: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出入量等;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 [15] 。

5) 心理护理:包括音乐疗法在内的艺术娱乐活动可改善严重疾病后的心理健康, 并缓解长期ECMO运转导致的心理负担 [21] 。

5b

A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肢体末端缺血:可能的原因为插管口径选择不当、置管后管路阻塞、非搏动血流、 全身情况或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管收缩、静脉血流瘀滞等,应常规观察双侧肢体情况, 包括颜色、温度、周径等,有条件可借助超声技术测量下肢动脉血流;对于有意识的患者,可定期询问有无肢端感觉异常,如痛觉消失等。早期应用适当的远端灌注管给远端下肢供血,建立远端灌注,预防下肢缺血坏死 [10] [15] [20] 。

2) 血小板减少症(HIT):建议对HIT需要使用ECMO的患者,抗凝剂应改用达那肝素或 凝血酶直接抑制剂来匹卢定,比伐卢定或阿加曲班 [12] 。

3) 血栓:血栓可以发生在管路的任何部位,特别是在血流瘀滞或者湍流部位, 静脉管路(氧合器前)比动脉管路(氧合器后)更容易发生。 大面积的血栓形成特别是合并严重溶血征象,须替换全部管路 [12] [15] 。

4) 出血:可引起低血压,低流量,氧供不足甚至死亡;视情况直接压迫; 降低抗凝强度;外科干预 [15] 。

A

镇静镇痛

1) 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停止所有镇静和麻醉剂,以便进行彻底的神经检查, 检查后可根据患者的焦虑和不适程度,恢复镇静和镇痛 [20] 。

2) 应每天进行(每日唤醒),在ECMO治疗期间的镇静是为了耐受气管插管, 镇静应足以避免增加原生代谢率 [17] [20] 。

3) 对于成年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里士满激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管理镇静 [20] 。

4) 原则是以镇痛为基础,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进行镇静 [17] 。

5) 注意ECMO:对镇静镇痛药物的清除作用,临床治疗应个体化(3B) [21] 。

2a

A

营养支持

1) 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24~48 h启动肠内营养,必要时给予促胃肠动力药及缓泻剂 [21] 。

2) 建议对重症患者以低剂量起始喂养;而对于可耐受EN的重症患者, 建议尽快达到目标喂养量 [21] 。

3) 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滋养型喂养(速度为41.8~83.7 kJ/h) [21] 。

4) 建议对重症患者留置鼻胃管经胃喂养;喂饲时将床头抬高30˚~45˚, 对经胃喂养不能耐受、胃排出梗阻、胃瘫或者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 采用幽门后喂养途径,如鼻肠管等 [21] 。

5b

A

早期活动

1) 在开始物理疗法前,ECMO护士应评估ECMO导管的安全性,RASS评分 ≥ 0时, 即可以开始主动辅助或主动床运动计划 [13] 。

2) 应由专业物理治疗师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对康复活动的反应, 实施康复中应该至少每周评估一次,但如果患者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则随时评估 [13] 。

5b

A

团队管理

1) ECMO护理团队成员需具备重症监护工作经验或获得呼吸治疗师资格认证 [10] [14] [15] 。

2) 新成立的中心对成员的教学课程应在24至36小时之间,鼓励进行案例介绍; 经验丰富的ECMO中心对新成员的床边培训时间应为16到32小时, 轮班8到12小时,并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进行带教 [10] [14] [15] 。

5b

A

撤机

1) 脱机指征:患者原发病缓解,呼吸、循环功能逐渐稳定,可先将ECMO流速降低至 基线水平的2/3,继而降低至1/3,最终降低至最低水平(1~1.5 L/min),下降期间 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无致命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300%、辅助流量能减少到正常心排血量的10%~20%,即可考虑脱机 [10] [11] [20] 。

2) 停机指征:合并不可逆性器官衰竭、出现不可控出血、存在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家属理解同意 [10] [11] [20] 。

2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