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发展阶段

课程体系内容

课程目标

1

生涯规划期 (大一)

入学教育

1. 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 了解课程辅助网络课堂学习资源,掌握微课导学学习方式。

3. 通过新老生交流会、专业介绍讲座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专业毕业趋向及相关职业和岗位的需求状况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提升动力。

4. 组织新生观摩高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利用优秀学长的优秀规划或作品展示,启发和带动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始进行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课程

1.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指导学生学会个人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探索方法;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法,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长远和近期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掌握撰写职业规划书的方法,学会修正职业发展计划。

2. 指导学生积极准备参加生涯规划大赛。

2

生涯积累期 (大一至大三)

大学生职业 素质拓展课程

1. 了解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了解个人的素质特征;掌握提高个人素质的方法。

2. 分析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当众演讲、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的要求;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

心理学课程

如《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掌握助人自助的基本方法。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为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促进学生个体潜能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

创新创业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开拓精神、意志与毅力、志趣与自信等素质素养的形成。

公共选修课

如《大学生礼仪》、《商务礼仪》、《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沟通与演讲》等公共选修课。学生经过系统训练,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应用文写作和沟通技巧,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社交艺术,全面提高文化修养。

素质拓展 第二课堂

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有效提高体能、毅力、智慧、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拓展训练活动的目标更注重于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提升。

参加竞赛

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撰写,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展示、演讲比赛等主题赛事。

3

生涯决策期 (高年级)

求职指导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意识,掌握就业信息获取途径,学习撰写简历,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和礼仪。

求职准备讲座

举办就业指导、升学考公讲座等。

参加竞赛

指导学生参加简历制作比赛及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赛事。

供需平台搭建

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

生涯行动 (毕业年级)

求职故事分享

举办求职故事分享演讲比赛,引导求职者更加系统地梳理思路,为步入职场做准备,同时启发低年级学生开展更为实际的生涯规划和生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