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 用法 |
白族 | 全株治痢疾,腰痛,风湿痛,毒蛇咬伤 [4] ,妇人湿热带下,月经量少,淋症,水肿,湿热黄疸, 妇人子宫下垂,滑精,痨伤溺血,小儿夜尿,消化不良;果实治肝肾虚带下 [5] 。 |
傣药 | 全草用于感冒,咽喉炎,扁桃腺炎,痢疾,消化不良,腹泻,膀胱炎,尿道炎,风湿骨痛。 [6] |
侗族 | 茎叶治痢疾,水肿,小儿消化不良 [7] ;根、叶治毒蛇咬伤,无名肿痛 [8] 。 |
哈尼药 | 全株用于痢疾,久泻不止,尿道炎 [9] 。 |
苗药 | 全株治小儿腹泻,小儿厌食扁食 [10] ,淋巴腺炎 [11] ,肺虚咳嗽,痰中带血 [12] 。 |
纳西族 | 茎叶用于肾炎,淋浊,小腹气痛,脘腹胀痛,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痢疾,风湿筋骨疼痛, 骨折,蛔虫症 [13] ;全株治妇人湿热带下,月经量少,淋症,水肿,湿热黄疸,妇人子宫下垂, 滑精 [4] 。 |
怒族 | 茎、叶治红白痢疾,腹痛,毒蛇咬伤,骨折 [14] 。 |
水族 | 茎、叶、果实或全草治疳积 [8] 。 |
土家族 | 全草治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筋骨疼痛 [15] ,腹痛水泻, 食积,嗳气吐酸,跌打损伤,小儿疳积 [9] 。 |
佤药 | 全株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尿路感染 [16] 全株治膀胱炎,肾炎,阴道炎,扁桃体炎, 咽喉炎,感冒 [5] |
瑶族 | 全株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湿热黄疸,风湿痛 [17] 。 |
彝族 | 根、叶或全草:外伤出血,泻痢,痔疮出血,产后出血,风湿关节疼痛,肺病,小儿消化不良 [18] ,带菌包的皱缩叶及全株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刀伤出血,跌打损伤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