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作者 | 性别 | 年龄 | 国籍 | 皮损部位 | 伴随症状 | 病理特征 | 治疗与预后 |
1964 | Pinski BJ [10] | 女 | 57 | 英国 | 四肢 | 不详 | 间隔型脂膜炎 | 皮损对类固醇治疗有效, 但AML对化疗耐药 |
1974 | C V Sumaya [11] | 男 | 3 | 美国 | 四肢、前额 | 不详 | 间隔型脂膜炎 | EN自行缓解后复发; 患者在化疗期间 发生感染并死亡 |
1984 | 今村展隆 [12] | 男 | 52 | 日本 | 右肘关节、 右臀部 | 发热,乏力 | 嗜中性粒细胞性脂膜炎 | 缓解,未复发 |
1991 | S. Fujiwara [13] | 男 | 70 | 日本 | 胸部,复发 面部、背部 | 间歇性低热 | 小叶性脂膜炎 | 吲哚美辛治疗期间皮损复发; 激素治疗后皮损消退; 因AML疾病迅速进展死亡 |
1991 | Cullity J [14] | 女 | 65 | 美国 | 右颊部、 锁骨上窝 | 发热、寒战、 畏寒、嗜睡 | 嗜中性粒细胞性脂膜炎 | 皮损全身性类固醇反应迅速, 当类固醇剂量减少时会复发 |
1999 | Karen M. Waltz [15] | 男 | 26 | 美国 | 四肢 | 发热 | 间隔型脂膜炎 | 泼尼松治疗5天内皮损消退 |
2002 | Papadaki H. A. [16] | 女 | 34 | 希腊 | 下肢 | 不详 | 间隔型脂膜炎 | 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皮损消退; 8个月后复发死于败血症 |
2002 | Papadaki H. A. | 女 | 55 | 希腊 | 下肢 | 发热 | 间隔型脂膜炎 | 化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 停止化疗后复发,死于败血症 |
2004 | Anan T [17] | 女 | 65 | 日本 | 下肢 | 不详 | 间隔型脂膜炎 | 化疗后消失,后复发; 达到完全缓解后, EN再次出现, 与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增加有关 |
2009 | 刘晓艳 [18] | 男 | 35 | 中国 | 右踝部,复发 累及四肢 | 发热 | 间隔型脂膜炎 | 化疗后消退, 化疗间歇期复发 |
2009 | 刘晓艳 | 女 | 50 | 中国 | 四肢 | 不详 | 间隔型脂膜炎 | 化疗后痛性结节消退 |
2014 | Chutika Srisuttiyakorn [19] | 女 | 68 | 美国 | 下肢和左臂 | 无触痛; 发热和精神状态改变 | 皮下组织细胞样Sweet综合征 | 局部皮质类固醇、 抗组胺药,好转 |
2023 | Miguel Martins [20] | 男 | 50 | 葡萄牙 | 右臂伸侧 | 发热 | 中性粒细胞脂膜炎 | 类固醇激素静滴疗效佳; 五个月后死于感染性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