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预习导学 |
课程标准:运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6] 。 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案例,运用整体性原理,注重地理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的连贯性;能够从人地协调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整体性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基础知识自主预习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1. 自然环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整体性是指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 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一个________。 3. 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 4. 自然地理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 5. 自然地理系统_________的强弱,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发生变化。 三、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 认识自然环境的_______,对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_____________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配合,也影响到____________。 【课中】——融合学科知识回顾 一、生物学科——知识融合 1. 光合作用过程是如何生产有机物的? 2. 描述大气中二氧化碳达到平衡的过程。 3. 采伐迹地是指采伐后还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描述其在采伐迹地上经历的演替过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思想方法融合 1. 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2. 规律的客观性。 三、语文学科——知识融合与方法融合 赏析古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说明方法——举例子。 【课后】——习题测试【高考链接】: 一、(2021年广东)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7] 。 二、(2021年天津)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