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与粮食安全

2017年6月,我国划定2887个县级行政区永久基本农田为15.50亿亩,并上图入库,完成信息表册。

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能无限制地对土地进行利用,需要保证基本农田的范围与数量方能捧住手中的“饭碗”。

“M”数学视域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山东荣成“耕海牧渔”历程:

注:该图引自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图1-4-7。

Figure 1.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farming sea, herding and fishing

图1. 教材的耕海牧渔空间结构

70年代建立“对虾育苗场”;80年代采用技穿耳吊养等技术实现贝类规模化经营;90年代采用深水网箱技术、生态牧场综合体建设等技术实现养殖经济鱼类及珍品的集约化养殖,如下图1所示。

人类利用海洋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开发探索了利于人类海洋牧场发展的技术,为人类实现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探索了道路。

“S”科学视域

“T”技术视域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促使海水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一部分沿海地区;同时也会增加极端天气的概率及改变某些疾病传播媒介的范围,威胁人类健康。

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认为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

“S”科学视域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中华水塔”三江源向下游供水,养育了6亿多人,具有丰富的高海拔地区生物,冰川广布美不胜收;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下,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当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设立自然保护区后迈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思想批判了原本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阐明了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生态意识,进行科学创新。

“S”科学视域

“A”艺术视域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瑞士某仓库引用莱茵河水灭火,河水携带的农药导致下游地区400千米内生物全部死亡,经多国多年联合整治才恢复生机。

探索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模式,促进生态问题的创新型解决,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S”科学视域

“E”工程视域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 [5] 。

针对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建立生态功能区,恢复当地生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S”科学视域

“T”技术视域

“E”工程视域

“A”艺术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