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点

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成效

第一章

授课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来源

思政元素:蓝天保卫战的提出背景,播放“蓝天保卫战”科普宣传短视频;融入新时代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最新论断和理论。

启发式教学

问题导入:大气十条与蓝天保卫战的提出!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立志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和绿色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授课知识点:大气污染的影响

思政元素:从雾霾大家自觉戴口罩引入新冠疫情倡议戴口罩,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抗疫精神,通过对比体现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精神的伟大。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式教学

问题导入:防雾霾与防新冠肺炎共同点是什么?戴口罩

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章

授课知识点:大气圈层及气象要素

思政元素:全面介绍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事迹。

案例式教学

问题导入:我国气象学领域著名气象学家是谁?

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与奋斗精神。

第七章

授课知识点: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思政元素:分析首钢集团搬离北京案例,企业既要自身发展,又要服从产业结构调整,更要为首都、为国家奥运对环境的要求而做的贡献。

案例式教学

问题导入:什么是奥运蓝?综合分析首钢集团搬离北京战略意义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

对于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第八章

授课知识点: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思政元素:以北京科技大学大气污染治理团队二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告诉学生科学精神在于坚持、不懈努力与探索,以及精益求精!人命大于天,培养科学严谨的科研精神,踏实做事的科研理念,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案例式教学

问题导入:是不是发展就要牺牲环境质量?

设计工程师应有哪些特质?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程伦理思想、工程伦理意识与工程伦理规范,提高学生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树立“工程伦理道德与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九章

授课知识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播放“七十亿人的梦,我们只有一个星球,请谨慎使用”科普视频。

思政元素: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分析;让学生认同“平等”的价值取向,认识到我们在同一片蓝天,呼吸同样的空气,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进而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论述。

案例解析与网络延展式教学

问题导入:“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去看待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用辩证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家国情怀的使命感和勤俭节约意识。

第十二章

授课知识点: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大会”、“全球变暖”等案例讲解

思政元素:习近平2021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引导式教学

问题导入:特朗普为什么退出《巴黎协定》?

通过大国比较以及经典历史瞬间,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富强”的价值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