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冷却方式

电池类型

充放电倍率

研究方法

冷却结果

技术特点

Wu [26]

风冷

棱柱型锂电池43 Ah

2C

数值模拟

最高温度38.2℃,系统温差4.23℃

由于空气热容量低,该热管理模型只能解决较低倍率的充放电热管理。

Wang [28]

风冷

囊袋电池TLP80A5E6-50AH

模拟产热率23,045 W/mm3

实验模拟

最高温度34.43℃,最大温差降低至9.4℃

通过增设扰流板、改变气流路径等方法将温度将至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但无法保证温度分布均匀

孙悦 [39]

间接液冷

棱柱型磷酸铁锂电池10 Ah

5C

数值模拟

最高温度由59.1℃下降到31.37℃,最大温差小于5℃

液冷系统相较空气冷却系统,空间需求更小

Lai [42]

间接液冷

18650锂电池

5C

数值模拟

将温度控制在40℃,最大温差小于5℃

在控制温度的同时,将结构质量降低了46%

Zhang [52]

相变冷却

棱柱型磷酸铁锂电池13.5 Ah

5C

实验模拟

最高温度从54.12℃降至47.56℃,温差小于5℃

由泡沫铜–石蜡组成的复合相变材料散热效果优于纯石蜡材料

Luo [56]

相变冷却

18650锂电池2.6 Ah

4C

实验

最高温度33℃,最大温差1.4℃

设计了一种有双相变温度范围的石蜡,增强了热管理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Ye [21]

热管冷却

棱柱形电池

模拟3C、5C、8C平均产热率

实验模拟

输入功率为100 W时将最高温度控制在37℃,温差小于5℃

在热管理系统中加入了铜制散热片,使系统散热性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