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

路径走向/分子影像学特征/神经心理学特征

前额叶背外侧环路

DL-PFC

位置简称DL-PFC,脑区位置:BA 9、BA 10、BA 46。

开始于BA 9、BA 10区,接收BA 46的信息传入,路径通过基底节尾状核再接入苍白球背内侧,最后终止在丘脑腹前侧和背内侧部位。

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BA 46执行工作记忆、行政职能。BA 9、BA 10执行认知功能、情绪、解决问题、信息记忆与回忆,思维和知觉所有方面。

透过白质上纵束、钩束的传导联结额叶–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反复循环,以调节情感与情感与情绪行为。

眶额叶–前额叶环路

OFC

眶额皮层简称OFC,脑区位置:BA 11、BA 12、BA 47。

前额叶腹侧皮层简称VPFC,脑区位置:BA 10、BA 11、BA 47。

开始于BA 10、BA 11区,传输到基底节尾状核背侧与中侧部位,再经过苍白球,最终到达丘脑背内侧。

双向障碍患者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可能受损;肌酸与磷酸肌酸的变化只在双向障碍I型患者中发现;磷酸一酯处于水平低下,也只在双向障碍I型患者中才有。

BA 11、BA 12执行认知功能、情绪、解决问题、信息记忆与回忆,思维和知觉所有方面。BA 47是处理语言中的语法问题。

接受来自背内侧丘脑、颞叶、腹侧被盖区、嗅觉系统和杏仁核的直接神经传入。它发送传出神经至大脑多个区域,包括扣带回、海马、颞叶、下丘脑外侧和杏仁核。与情绪相关的大脑区域还包括杏仁核、前扣带回皮层等。后悔情绪主要由上行反事实思维引起。而眶额皮层是人类产生后悔的最主要的神经区域。此外,眶额皮层还与产生愉快、尴尬、愤怒、悲伤等情绪有关。

前扣带回环路

ACC

前扣带回皮层简称ACC,脑区位置:BA 24、BA 32。

开始于BA 24区,通过基底节纹状体,再途经苍白球内侧部位,终止在丘脑背内侧巨细胞部位。

双向障碍患者与谷氨酸能异常有关;GABA水平升高出现在双相障碍抑郁相患者。

BA 24与眶额皮层、杏仁体、海马回相连接,参与情绪系统。BA 32负责决策制定的过程。

前扣带回皮层(ACC、BA 24、BA 25、BA 32)整合前额叶腹侧皮层(VPFC、BA 10、BA 11、BA 47)情感状态、前额叶背外侧皮层(DL-PFC、BA 9、BA 10、BA 46)认知状态,进行反复循环、调节、整合,以符合社会的理性行为与认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