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范畴 | 范畴 | 范畴内涵 |
媒介属性归因 | B1插件设计 | 微信开发微信状态的插件是用户使用微信状态进行自我呈现的动机之一。 |
B2功能特性 | 区别于朋友圈的“隐匿性”和“轻表达”特性,能让用户使用时减少压力。 | |
个体特性归因 | B3审美需求 | 用户发表新状态受到用户审美影响,用户会因为所分享的图片或视频好看而更改状态背景图或背景视频。 |
B4还原状态 | 发表与当下行为最贴合的微信状态,力求还原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 |
B5个性展现 | 用户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持续更新微信状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 |
情感满足归因 | B6发泄情绪 | 用户更换头像受到用户情绪的影响,当用户想要改变心情(如发泄情绪、 缓解烦躁不安等情绪)时会更换新状态。 |
B7自我激励 | 取悦自己是用户发表微信状态的动机之一,用户通过发表微信状态使自己得到激励。 | |
B8娱乐需求 | 用户在无聊或闲(没事做)时会选择发表微信状态打发时间或从中寻找 乐趣。 | |
互动交往归因 | B9形象建构 | 用户常常为了符合社会情境的特点与要求,表现出适合情境的反应,以迎合外界。用户通过发表微信状态达到形象管理的目的。 |
B10创造聊天 | 希望被人关注到,并主动与自己聊天,了解自己,从而得到被人关注与关心的满足感。 | |
B11了解别人 | 用户希望通过微信状态来了解其他好友的生活近况。 | |
社会价值归因 | B12寻求认同 | 用户通过发表微信状态寻找归属感。 |
B13生活记录 | 用户使用微信状态,记录生活,方便追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