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策略)

1) 设置问题情境

引出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让学生初步 认识到 1 + 2 + 3 + + 100 配对相加的 计算方法带来的便利。

数学史既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提供配对 相加的计数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为学生推导 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搭建“脚手架”。

(设置数学抽象的情境)

2) 构建认知冲突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 1 + 2 + 3 + + 100 + 101 = ?

基于已有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明确“添数”和“减数”的必要性,为推广到 一般情况奠定基础。(数学抽象能力的初步发展)

3) 问题一般化

1) 求 1 + 2 + + n = ?

2) 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从具体到抽象,学生自主探究将项数分奇偶两 种情况来讨论,求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教师启发学生引出“倒叙相加法”并验证。

(提出命题并验证,进一步抽象化)

4) 得出命题

归纳、抽象出两个等差数列前n项和 公式,并从“几何”的角度进行证明, 深入挖掘公式本质。

通过总结归纳构建知识体系,并从“代数”和 “几何”两个角度深度挖掘知识本质,帮助学生 进行再创造。(抽象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