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经典原句

用药

性味

归经

主治

临床应用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 恶死方第一》

1. 又方,取皂角如大豆,吹其两鼻中,嚏则气通矣。

2. 救卒死而闭目者。骑牛临面,捣薤汁灌之耳中,吹皂荚鼻中,立效。

3. 孙真人治卒死方,以皂角末吹鼻中。

4. 又治之方,末皂角,管吹两鼻中,即起。三四日犹可吹。又以毛刺鼻孔中,男左女右,辗转进之。

皂角 (皂荚)

味辛、咸, 性温; 有小毒

肺经、 大肠经

祛痰开窍、 散结消肿

治疗中风口噤、 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等, 外用治疗痈肿。

又云半夏末 如大豆吹鼻中。

半夏

味辛、 性温; 有毒

归脾经、 胃经、 肺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用于治疗湿痰寒痰、 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外用治疗 痈肿痰核等。

又方,割丹雄鸡管吹纳鼻中。

丹雄鸡

味甘、性温

归脾胃经

温中益气, 补经填髓

主虚劳羸瘦,病后体虚,食少纳呆,反胃,腹泻下痢,消渴,水肿, 小便频数,崩漏带下,产后乳少。

《肘后备急方·卒死尸蹶方第二》

以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又云扁鵲法。治楚王效。

菖蒲

味辛、苦, 性温

归心经、 胃经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化湿开胃

治疗神昏癫痫、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等。

又方,熨其两胁下,取灶中墨如弹丸,浆水和饮之,须臾,三四,以管吹耳中,令三四人更互吹之。又小管吹鼻孔,梁上尘如豆,着中吹之,令入,瘥。

灶中墨

味苦、辛,性温

归肝经、肺经、胃经

止血、消积、解毒散火

治疗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等。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鬼擊方第四》

又方,以淳酒吹纳两鼻中。

淳酒

味甘、苦辛,性温

归心、肝、肺、胃经

通血脉, 行药势

用于风寒痹通, 筋脉挛急,胸痹, 心痛,脘腹冷痛。

《肘后备急方·治卒魇寐不寤方第五》

又方,捣雄黄, 细筛,管吹纳 两鼻中。桂亦佳。

雄黄、桂

雄黄:味辛,性温;有毒

桂:味辛、甘,性温

归心经、 肺经、 膀胱经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平冲降气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 水肿、心悸、奔豚等。

又方,取韭捣, 以汁吹鼻孔。

韭汁

(中医大辞典)

味辛,性温

入肝、胃、肾经

温中行气, 散血,解毒

治胸痹、噎膈、反胃,吐血、衄血、尿血, 痢疾,消渴,痔漏、 脱肛,跌扑损伤,虫、蝎蜇伤。

又方,末灶下黄土,管吹鼻中。

灶下黄土

灶下黄土: 味辛,性温

归脾经、 胃经

温中止血、 止呕、止泻

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胃寒呕吐、脾虚久泻等。

末雄黄并桂, 吹鼻中,并佳。

雄黄并桂

雄黄:同前

桂枝:同前

归肝经、 大肠经

解毒杀虫、 燥湿祛痰、 截疟

用于治疗痈肿疔疮、 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

又方,菖蒲末, 吹两鼻中, 有末纳舌下。

菖蒲

味辛、苦, 性温

归心经、 胃经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化湿开胃

用于治疗神昏癫痫、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等。

《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若生翳者,烧豉二七粒,末,纳管鼻中以吹之。

烧豉

味辛、苦, 性温

归肝经、 脾经、胃经

祛风除湿、 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感冒、 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等。

若初觉,便作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黄汁出数升者,多瘥。

瓜蒂赤豆散

瓜蒂:味苦,性寒,有毒

赤小豆:味酸、性平

瓜蒂:归脾经、胃经

赤小豆:心、小肠经

涌吐痰涎宿食

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胸中痞硬,懊恼不安,欲吐不出,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微浮者。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附方》

头疼欲死。 鼻内吹硝石末, 愈。

硝石

味苦辛,性寒

归心、脾、肺经

攻毒消肿、 利水泻下、 破坚散积

疮疖肿痛、目赤、喉痹、淋症涩痛、黄疸、霍乱痧胀、腹痛等。

治偏头痛,至灵散、雄黄、细辛等分。研令细。每用一字已下,左边疼,吹入右鼻;右边疼,吹入左鼻,立效。

至灵散、 雄黄、 细辛等分

雄黄:同前。

细辛:味辛,性温

细辛: 归心经、 肺经、 肾经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窍、 温肺化饮

细辛:临床用于治疗 风寒感冒、头痛、 牙痛、鼻塞流涕、 鼻鼽、鼻渊、 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

荜茇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效。

荜茇

味辛,性热

归胃经、 大肠经

温中散寒、 下气止痛

临床用于治疗脘腹 冷痛、呕吐、泄泻、 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