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 | 测试内容 | 文献来源 | |
个体层面 | Q6自我效能 | 推测自己是否有信心能够甄别健康信息真伪 | 申子阳 [9] |
Q9自身经验 | 判断自身经验是否对判断信息真伪有帮助 | Safoura T [13] | |
Q12从众心理 | 推测自己是否受从众心理干扰,是否依附于权威,能否独立思考 | 莫祖英 [14] | |
Q14健康焦虑 | 健康信息在损失型表述下,用户是否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 | 罗晓兰 [15] | |
信息层面 | Q13收益损失框架 | 健康信息在不同表述框架下,用户对此的信任度 | 王佳 [5] |
Q16信息属性 | 用户依据信息来源、作者、发布平台、发布时间等属性验证信息可靠性 | Harris R [16] 、 李月琳 [17] | |
Q17信息内容类型 | 用户从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夸大其词、暗度陈仓、狐假虎威、断章取义等方面判断对信息内容是否产生质疑 | 曾祥敏 [18] | |
社会层面 | Q18社会认同 | 用户对社会群体、社会事物或社会关系所认同的观念的信任度 | 葛元霄 [19] |
Q20社区服务 | 判断社区服务在用户甄别健康信息中是否有帮助 | 刘一鸣 [20] | |
Q21社会关系网络 | 推测社会关系网络是否对判断信息真伪有影响 | 梁涵笑 [21] | |
行为层面 | Q22甄别方式 | 用户在对健康信息产生不信任态度后,是否会进一步甄别真伪 | 侯筱蓉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