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 | 7、膳食优化:增加食物种类、改善食物口味、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放宽就餐时间、鼓励共同进餐、适当的用餐协助; | A |
8、膳食强化:使用自然事物或者特殊营养制剂增加膳食和饮水的营养密度在进食相似实物量情况下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 B | |
9、通过调整饮食形状、质地弥补吞咽困难和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吞咽功能; | A | |
10、老年患者能量供给目标值:20~30 Kcal/kg/d;蛋白质每日1.0~1.5 kg/kg;膳食纤维25~30 g/d; | A | |
11、糖尿病患者所需能量目标是既达到维持理想体重,又满足营养需求;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膳食纤维推荐25~30 g/d;脂肪摄入每天占总能量的25%~35%;蛋白质摄入每天占总能量的15%~20%; | A | |
12、糖尿病营养学知识:食物分类、食物交换份、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生熟比; | A | |
13、在保证供能比适当的前提下,可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饮食结构; | A | |
14、口服营养补充(ONS)时机为食物摄入量低于目标量的80%时,每日400~600 kcal和/或30 g蛋白质,餐间分次口服30~90天,可改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 A | |
15、肠内营养制剂优于家庭自制匀浆混合物;肠内营养制剂:大多数患者适合应用整蛋白配方;短肽和氨基酸配方制剂适用于消化功能障碍者;糖尿病适用型:含糖量较低、含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B | |
16、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定时监测血糖,必要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 A | |
17、管饲时机是经口摄入不足总体目标需求量的50%~60%时; | A | |
18、管饲并发症:误吸、堵管、腹泻、再喂养综合征(RFS); | A | |
19、老年患者运送类型:八段锦、太极拳等平衡及柔韧性训练,步行、骑车、慢跑等有氧运动; | A | |
20、老年患者运动频率:有氧耐力运动 > 150分钟/周,每周2~3次,每次总锻炼时间30~45分钟; | A | |
21、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易于坚持有增肌作用的全身和肢体运动,运动时间为每天30~45 min; | B | |
22、老年患者可适当的通过药膳、中医中药、针灸等中医疗法改善自身营养状况; | B | |
23、心理和社会支持:老年人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 A | |
实施方式 | 24、发放营养知识宣传材料、实地宣讲、实物演示、编写歌曲等; | B |
25、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教育; | A | |
监测 | 26、时间:营养教育为≤3月,口服营养补充(ONS) ≤ 1~2周,管饲 ≤ 1周; | A |
27、HbA1c < 7%,对应的FPG 4.4~7.0 mmol/L,2hPG < 10.0 mmol为血糖控制达标值; | A | |
28、停止营养管理:ONS加管饲者,经口摄入量达目标值的50%逐渐减少管饲,达80%停止管饲;饮食加ONS者,ONS减量至200 kcal/d,BMI ≥ 20 kg/m2,或体重增加1~2 kg/月,可停止ONS; | A | |
随访 | 29、时间:营养教育为≤3月,口服营养补充(ONS) ≤ 1~2周,管饲 ≤ 1周; | B |
30、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建议3个月回访一次;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