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指标

x ¯ ± s

cv

Kj

权重

A1.1医院级别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4.85 ± 0.36

0.074

0.85

0.004

A1.2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4.55 ± 0.74

0.163

0.65

0.023

A1.3学科建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

4.65 ± 0.57

0.123

0.70

0.012

A1.4具有厚重的医院发展历史及教学历史

4.30 ± 0.71

0.166

0.45

0.022

A1.5有承担服务区域内产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处置能力与技术梯队

4.85 ± 0.36

0.074

0.85

0.004

A1.6产科人力资源配备能满足助产临床实践教学的学术团队需求

4.90 ± 0.30

0.061

0.90

0.003

A2.1产科基本/急救/特需/SICU相关设备符合相关教育教学标准

4.95 ± 0.22

0.044

0.95

0.001

A2.2产科信息管理数据平台及信息检索系统

4.75 ± 0.43

0.091

0.75

0.006

A2.3多媒体智能电化助产教学设备,具备手术示教的声像传输系统

4.60 ± 0.66

0.144

0.70

0.017

A2.4具有合格的示范教室和临床实验室

4.80 ± 0.51

0.106

0.85

0.009

A2.5具有临床医学实践模拟中心并充分利用

4.85 ± 0.36

0.074

0.85

0.004

A3.1提供医学信息检索、资源分析及利用等医学智能化服务

4.70 ± 0.46

0.098

0.70

0.007

A3.3开展多层次、多种方式全员覆盖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工作

4.65 ± 0.48

0.103

0.65

0.008

A3.4按接纳每名学生8~10平方米的教学用建筑面积核算

4.55 ± 0.67

0.147

0.65

0.017

A3.5为学员提供食宿及文体活动条件

4.30 ± 0.84

0.196

0.50

0.032

B1.1临床导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与学员比例1:1

4.55 ± 0.59

0.130

0.60

0.013

B1.2临床导师主管护师技术职务15年以上及从事助产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5年

4.85 ± 0.36

0.074

0.85

0.004

B1.3临床导师近3年国内核心学术或国际 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过高质量研究论文

4.40 ± 0.92

0.208

0.65

0.037

B1.4教学管理队伍有助产管理人员,负责人能引领助产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4.90 ± 0.30

0.061

0.90

0.003

B1.5设立助产学术/教学委员会等组织,审议助产教学计划、改革及科研等重要事项

4.70 ± 0.46

0.098

0.70

0.007

B2.1设立助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供教学研究经费及附属医院的助产事业经费

4.70 ± 0.46

0.098

0.70

0.007

B2.2实行经费事前/中/后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4.55 ± 0.67

0.147

0.65

0.017

C1.1明确实践基地产科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要求

4.70 ± 0.90

0.191

0.85

0.039

C1.2建立产科实践培训规章制度及流程,建立助产学员培训档案

4.75 ± 0.43

0.091

0.75

0.006

C1.3建立科室全员参与、覆盖全实践过程的助产教学管理制度并定期修订

4.75 ± 0.54

0.113

0.80

0.010

C1.4导师动态管理,定期实施聘用、授权和再授权管理制度

4.60 ± 0.66

0.144

0.70

0.017

C1.5对学员按照助产实践培训方案和计划开展工作并定期进行拓展教育培训

4.65 ± 0.48

0.103

0.65

0.008

C1.6定期评价实践基地助产教学及科研建设水平,纳入学院发展整体规划

4.70 ± 0.56

0.118

0.75

0.011

C1.7定期审查/修订助产教学政策、制度、规划,完善基地助产教学管理体制

4.90 ± 0.30

0.061

0.90

0.003

C2.1探索开展实践基地内部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助产实践教学与培训

4.65 ± 0.79

0.170

0.80

0.026

C2.2建立产科领域内/间,同培养院校/单位/国际协同育人

4.60 ± 0.66

0.144

0.70

0.017

C2.3提供资源和机会进行境外助产交流学习,培养国际化助产视野

4.60 ± 0.73

0.160

0.75

0.021

C2.4将临床助产实践科研产出与教学相结合、提倡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4.65 ± 0.91

0.196

0.80

0.040

C2.5探究助产专业培养/就业/使用/标准化培训/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联动机制

4.75 ± 0.54

0.113

0.80

0.010

C3.1实施过程管理,动态综合评估学员,实施推荐优秀学员

4.60 ± 0.80

0.174

0.75

0.027

C3.2建立学员对临床实践导师评价机制并制定导师激励机制

4.90 ± 0.30

0.061

0.90

0.003

C3.3实践基地鼓励知名助产专家和教授参与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形成动态专家智库

4.70 ± 0.90

0.191

0.85

0.039

C3.4实践基地鼓励科室、个人申报助产专业实践领域研究项目并给予奖励

4.80 ± 0.51

0.106

0.85

0.009

D1.1助产教学质量监管人员构成合理、机构健全、质量管理职责明确

4.90 ± 0.30

0.061

0.90

0.003

D1.2质量监管人员全员定期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4.85 ± 0.48

0.098

0.90

0.008

D1.3科室定期开展内部助产带教质量自查并进行结果分析与反馈

4.85 ± 0.36

0.074

0.85

0.004

D1.4学院定期开展助产学员和导师质量反馈调查并进行助产实践教学整改

4.65 ± 0.91

0.196

0.80

0.040

D1.5制定和落实师资培训、考核计划,参加院级培训率 100%

4.90 ± 0.30

0.061

0.90

0.003

D1.6将临床助产实践教学质量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体系

4.65 ± 0.91

0.196

0.80

0.040

D1.7每学年发布助产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各相关管理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

4.60 ± 0.86

0.187

0.80

0.031

D1.8将毕业生质量或第三方评价,作为调整助产教育计划和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

4.70 ± 0.56

0.118

0.75

0.011

D2.1实践基地对学员进行操作规范专项培训与考核,先培训后临床实践

4.85 ± 0.36

0.074

0.85

0.004

D2.2针对产科临床实践安全风险进行防控措施专题教育

4.65 ± 0.65

0.141

0.75

0.016

D2.3实践基地定期召开产科全员教学管理会议,建立有效沟通反馈机制

4.75 ± 0.54

0.113

0.80

0.010

D2.4建立助产实践教学事故报告制,确保实践计划的实施及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4.85 ± 0.36

0.074

0.85

0.004

D2.5定期开展全院督导、检查、反馈、整改并检查落实效果

4.85 ± 0.36

0.074

0.85

0.004

D3.1过程考核:医德医风/出勤/理论学习/日常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完成情况

4.75 ± 0.54

0.113

0.80

0.010

D3.2结业考核:理论与助产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提倡制订多元化考核方案

4.95 ± 0.22

0.044

0.95

0.001

D3.3每学年对临床导师实施全方位综合能力、动态化考核评价

4.80 ± 0.51

0.106

0.85

0.009

D3.4临床助产实践教学工作纳入临床工作绩效考核及个人各项评定体系中

4.80 ± 0.40

0.083

0.80

0.005

D3.5助产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实践基地绩效考核及目标责任考核

4.95 ± 0.22

0.044

0.95

0.001

D3.6卫生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及利益方多方参与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和动态监管

4.65 ± 0.57

0.123

0.70

0.012

E1.1有产科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和使用培训

4.95 ± 0.22

0.044

0.95

0.001

E1.2开展产科相关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

4.85 ± 0.36

0.074

0.85

0.004

E1.3开展助产专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培训及演练

4.80 ± 0.40

0.083

0.80

0.005

E1.4开展助产学员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助产学员应急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4.95 ± 0.22

0.044

0.95

0.001

E1.5产房分娩过程安全和员工安全的保障措施实践

4.95 ± 0.22

0.044

0.95

0.001

E1.6分娩助产和减少分娩损伤的控制技术实践

4.90 ± 0.30

0.061

0.90

0.003

E1.7优质助产临床实践教育资源及智能医学的应用

4.65 ± 0.57

0.123

0.70

0.012

E1.8定期对学员进行助产专业学术、政策法规、管理能力培训与教育

4.70 ± 0.56

0.118

0.75

0.011

E1.9对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和青少年健康信息的评估、整合、反馈、处理

4.55 ± 0.74

0.163

0.70

0.022

E2.1基于助产临床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并解决临床问题

4.85 ± 0.48

0.098

0.90

0.008

E2.2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注重助产专业的胜任力培养

4.65 ± 0.91

0.196

0.80

0.040

E2.3模拟产科工作实景,通过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建构内在知识系统

4.65 ± 0.57

0.123

0.70

0.012

E2.4探索创新适合助产专业学员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4.65 ± 0.79

0.170

0.80

0.026

E3.1临床实践导师制定助产教学计划的新颖性以及实效性

4.70 ± 0.56

0.118

0.75

0.011

E3.2助产实践任务指示的明确程度以及完成情况

4.75 ± 0.54

0.113

0.80

0.010

E3.3学生和临床导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

4.55 ± 0.67

0.147

0.65

0.017

E3.4助产团队临床实践中表现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

4.70 ± 0.56

0.118

0.75

0.011

E3.5培养学员助产从业意愿,提升学生未来助产实践的核心驱动力

4.90 ± 0.30

0.061

0.90

0.003